![]() 日志正文
|
||
上周四和周五,我有幸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中老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活动。“听课”,这个词,对我来说,已经很熟悉了,开学初的上海之行,让我在“听课”的海洋里,已经被海水浸透成真的“海之精灵”了,当接到通知得知要听9个老师的课时,我又有点那入海的感觉了。不过,习惯上听课听的都是年轻教师的课,这次完全听中老年教师的课,欣赏来自中老年教师的舞台绽放,却还是第一次,让我感受颇深,受益匪浅。
我想,对老教师来说,上课,不是为了教学比赛,而是对自我的挑战和锻炼。这次参加比赛的最小的老师45周岁,还有即将要退休的教师。有的老师甚至都不会打字,却已经会熟悉的操作投影,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。就这一点已经足够让我感动,他们教书一辈子了,边教边学,靠的正是那种对教育的热爱之情,那种敢于挑战自己的信心和决心。 这次上课,老师们教学活动的设计,丰富灵活,具有现代教改理念。总认为,年龄大一点的老师,可能教法有点传统,可能学生在枯燥的接受着知识。然而,我错了,9节课下来,就像呈上口味丰富的九道菜,每一盘菜都有其独到之处,那已经不是评菜了,而是在品菜,每吃一口,都会让你惊叹。我校朱老师开展了样式新颖的教学小活动,引导学生,循循善诱,开放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,课堂时时爆发出快乐的笑声;我的启蒙老师陈老师的事例教学,亲身的经历,富有感情的教学语言,让台下的师生无一不受感染;杜老师那洪亮的声音,昂扬的激情,一步步引导学生,语调和蔼可亲又抑扬顿挫,让人感觉教学不是教学,而是一门艺术,我们不是在评课,而是在欣赏艺术;鲁老师的情境教学法,一步步把我们带入他设置的情境,带入他的思考领地,以至于我听得入神忘记写听课记录了;特别是徐老师,50多岁,在这个方言流行的小乡镇,他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所有的评委老师震惊,他让学生小记者采访我们评委老师,让学生体会《主动沟通》的要领,他让学生代表上台辩论,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,最让我佩服的是在使用ppt的过程中,电脑自动关机了,再启动又自动关机,正当大家焦急的等待之时,他忽然问同学们“这课要想继续下去,这计算机能行吗?”,这样学生立刻切身体会到教师不可取代的作用,他巧妙的将教学小事故机智的运用,寓教于乐,整堂课达到高潮...... 听完课,我甚至想:应该把年轻的教师拉到这个舞台下,让他们学习我们的前辈,不仅学习他们丰富教学经验,更要学习严谨的治学态度。 从经验上看,每个老教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,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,就是他们独特的教学魅力。他们还能吸收新的教学理念,不断创新,不断的发展,在他们的身上,让人感受到,教学就是一种技能,这种技能不仅需要主动获得,更需要时间的磨练。 从态度上看,自报名参赛开始,老师们不为名不为利,却愿意走上舞台,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,有时候我们的年轻教师不愿意过深的研究教学,总认为抓本书不就可以去上课吗?更不愿意参加教学比赛,总认为自己看淡名和利,参加比赛才是出风头。看看这些勇敢走上舞台的老教师,自惭形秽。他们抽到比赛的课题,虚心的向年轻教师讨教,我校朱老师在比赛前上了几次课,主动让年青的教师给他找出缺点来完善自己,这种虚心的态度让我们大家感动着,我们没有理由满足自己,更没有理由让自己在讲台前倦怠。 我想,教育和教学,需要我们用心追寻和探讨,这些老教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榜样。
最后修改于 2012-10-14 20:30
阅读(?)评论(0)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